新闻中心

香港海关与大学合作开发加密货币追踪工具

日期: 2025-06-18 14:47:29    浏览:208


香港海关与大学合作开发加密货币追踪工具
为应对涉及虚拟资产的非法交易日益增长的威胁,香港海关正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发专门的加密货币追踪工具。这一举措是在近年来侦破七宗涉嫌利用虚拟资产洗钱案件之后推出的,涉案总金额超过 90 亿港元(约合 11 亿美元)。
据《南华早报》报道,香港海关助理关长(情报及调查)黄浩恩周四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宣布,海关将加大打击跨境洗钱活动的力度。
该计划包括与学术界、金融部门、虚拟资产行业参与者以及该地区执法机构开展更紧密的合作。黄(Wong)强调,洗钱威胁具有交易性和无国界性,单靠一个机构无法有效应对。
他指出,利用虚拟资产(如加密货币)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日益增多,其在非法交易和金融犯罪中的使用呈上升趋势。黄(Wong)透露,从 2021 年至今年 5 月,该部门接获的 39 宗洗钱案件中,有 7 宗涉及利用虚拟资产清洗涉嫌犯罪所得。这 7 宗案件涉及金额超过 90 亿港元,大部分资金都是以合法交易活动为幌子转移的。
去年四月,三人因一起重大洗钱案被捕。该案件涉及超过 1000 笔可疑交易,总额达 18 亿港元。这些资金与五家公司和 18 个本地银行账户有关。其中两名嫌疑人被指控通过一个加密货币平台处理了 7.6 亿港元。
除了开发加密货币追踪工具外,该部门已利用该大学开发的取证技术来监控非法在线播放受版权保护的内容。黄(Wong)表示,香港的加密货币追踪工具将有助于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满足法庭的证据要求,突显了该部门对香港大学支持的高度依赖。不过,他以操作保密为由拒绝透露该工具的具体运作细节。
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姚锡铭教授警告称,随着虚拟资产的使用和交易量的增长,其被用于犯罪活动的风险也在增加。“当如此多的产品涌现时,会出现各种问题,但现行法律法规未必全面。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是这些平台的安全性。”他说。
黄(Wong)还提到,该部门正与大学合作,为本地和国际执法人员开展培训项目,以提升他们的调查能力。
上周,香港海关与该大学联合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研讨会,重点探讨打击洗钱活动的最新趋势和挑战。来自八个司法管辖区的执法机构和领事馆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印度、伊朗、新西兰、泰国和新加坡。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香港打击金融犯罪的决心,也体现了其在这一关键领域促进国际合作的作用。